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所研究生教育的经验
2012-10-26 0:00:00 人气:931次
2012年10月26日中国青年报第八版,报道了我所研究生教育的经验,全文如下:
2006年,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自筹过亿元资金,开展大口径地基望远镜等三个重大创新方向研究。很难想象,这些重大项目是由研究所内一群80后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支撑起来的。
工程项目需要研究人员融合光、机、电、算等多方面专业知识,可在当时,这些研二的学生不仅在知识结构上欠缺,而且大多没有具体的工程经验,用这些年轻人自己的话来说,“就是一张白纸”。
面对理论与实践不足的挑战,他们边工作、边学习。大家分头学习课题所涉及的某一方向的知识,相互授课,并利用一切机会和专家交流。
他们也曾仰视那些业内“大腕”,遇到问题会习惯性地去想,如果是那些专家会怎么解决。这个思路很快遭到批评,导师让他们勇敢尝试,用创新的精神去做事情。
“这个平台把我们推向了更广阔的空间。”毕业后留所、已经是副研究员的钟兴说,“直接参与工程项目,使我们更具有工程思维和大局观。每个人做设计时不单考虑自己,也要兼顾他人。大家彼此启发,摩擦出了更多的思想火花。”
这些没有多少实践经验的年轻人,开始自己跑工厂、参与生产环节。探测室的林旭东说,带着问题学知识,这种方式更直观,虽然任务累,但日子过得很充实。
进入项目组一年后,在一个零下20多摄氏度的冬日,魏群所在的团队成功发射了研制的第一台飞行器。试验之前,不仅研究所里的前辈为他们捏着把汗,就连这群年轻人自己也有些担心。他们甚至开玩笑地提醒来现场观看试验的领导,把车子停在离基地远一些的地方,别下车,因为“第一次做,完全没有经验,万一飞行器飞过来了呢”。
最终,试验成功。在完成多次试验验证后,研制的飞行器正一步步走向应用。魏群也已经成为研究室里的科研骨干,还作为讲座专家,给研一的学弟学妹讲讲“光学技术在飞行器中的应用”。他会告诉这些和自己当年一样懵懂的年轻人,正在学习的枯燥公式到底与飞行器上天有什么关系。
这些年轻人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,就成长为项目负责人、硕士生导师并开始指导学生。最初的亿元投入已经牵引出超过3个亿的新签科研任务。
在魏群看来,如果没有这个培养计划,自己不会有这么快速的成长。他的本科同学中,有不少都在外企工作,如今拿着比他高的收入。同学聚会时,有人问他:“你是不是早晚有一天会离开长春光机所?”
“我是真的喜欢。”他回答,“你们理解不了这种幸福,看到自己亲手参与做的东西飞上天,用得上,这个过程让我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,让我感到快乐。”
不凭SCI论文分上下,只以创新能力论高低。在被称为“中国光学摇篮”的长春光机所,常被学生津津乐道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:参与过神五、神六飞船上天的中科院院士王家骐,由于工作要求,13年间只公开发表过3篇论文。有人开玩笑说,如果以当下时兴的评判标准,王家骐院士可能连副高的职称都评不上。
然而,正是这位72岁的老人最早站出来,支持在重大项目中培养研究生的计划,并且直接参与了遴选研究生、指导课题组开题的工作。他常爱说的一句话是: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科学家的素养,还要有工程师的能力。
在长春光机所,这样的实践育人理念几乎在每一堂课上体现:理论讲述、专题讲座、实际操作,三个环节必不可少。学生的设计不仅仅停留在计算机仿真阶段,还要把图纸送到工厂里,看看画在纸上的东西到底是否能做出来。
“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有宽泛的理论知识,还要有工程创新能力,能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共性科学问题,独立解决工程问题。”长春光机所研究生部主任蒋大鹏说,“论文只是科学研究的副产品,不是主要目的。片面强调SCI论文的问题,会混淆对科学研究的真正目的,让学生回避有意义、但有困难的课题,而挑选简单容易出论文的来做。”